8月26日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提出六大重点领域:科学技术、产业发展、消费提质、民生福祉、城市治理、全球合作。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经济时代。对于高中生而言,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转折点,更是个人成长与职业选择的关键机遇。
图片
一、对高中生的影响
1.广阔的职业前景
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7000亿元,人才缺口却超500万。从2026届校招市场中能清晰看出,越来越多企业加入AI人才争夺,不少企业还扩大了招聘规模;随着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持续推进,行业对AI相关人才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。这意味着,高中生若选择相关专业,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。
2.政策红利下的升学机遇
政策东风推动下,各类教育资源加速向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聚集。高校纷纷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专业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,还持续深化校企合作。比如西北工业大学专门成立人工智能学院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微软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。这些资源为有志于科技领域的学生提供快速成长通道。
二、相关专业推荐
1.人工智能
作为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核心专业,该专业融合计算机科学、数学、统计学、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,旨在培育具备人工智能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。
该专业通过技术创新为各领域发展、体验提升与效能优化提供核心支撑;毕业生可从事算法工程师、AI模型训练师等岗位,为各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与优化提供人才保障。
图片
2.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
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聚焦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处理、分析与可视化研究,旨在培养能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科学家与工程师。
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,该专业人才在“人工智能+”六大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,为各领域提供核心数据支撑;毕业生可从事数据分析师、大数据开发工程师、AI数据工程师等岗位。
3.智能车辆工程
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着重培养具备汽车智能技术、车辆工程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研究方向包含智能网联汽车、自动驾驶汽车等。
该专业贴合“消费提质”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热点,推动“产业发展”中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,也能在“城市治理”智能交通领域缓解拥堵、提高安全;毕业生可从事智能车辆研发工程师、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工程师、车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等岗位,为汽车智能领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
4.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聚焦计算机软硬件系统、算法设计、数据处理及智能系统研发,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。
凭借智能系统开发、数据处理、算法设计的核心能力,该专业在“人工智能+”六大领域中提供技术支撑,助力各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、效率提升;毕业生可从事AI开发工程师、系统架构师、数据算法工程师、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岗位。
5.微电子科学与工程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聚焦半导体器件、集成电路的设计、制造及应用研究,旨在培养具备微电子技术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。
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硬件支撑,该专业人才专注研发高效、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芯片,在“人工智能+产业发展”中推动芯片产业创新突破;毕业生可从事微电子工程师、AI芯片设计工程师、集成电路测试工程师等岗位。
6.量子信息科学
量子信息科学是新兴前沿学科,融合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,聚焦量子信息的存储、传输、处理及应用研究,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。
在“人工智能+科学技术”领域,其量子计算技术可给AI算法提供强算力,加速模型训练优化;毕业生可从事量子算法工程师、量子信息研究员、量子计算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岗位。
7.健康服务与管理
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医学、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,能胜任健康管理、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,课程涵盖基础医学概论、管理学原理、健康管理概论、卫生经济学等。
在“人工智能+民生福祉”领域,该专业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健康风险评估、疾病预测及健康管理方案制定等工作,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;毕业生可从事健康管理师、医疗服务管理员、AI健康数据分析员等岗位。
特别声明:本文为优志愿(youzy_cn)原创作品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,禁止转载和使用,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安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